《统计学》课程中的抗美援朝思政教育展示

1203  2025-06-24 15:35:04

        统计学是一门以“数据”为语言、以“规律”为目标的科学,其核心在于通过严谨的逻辑与方法,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价值、指导实践。



一、爱国主义精神:锚定统计学学习的价值底色

        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,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、维护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正义之战。这种“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”的爱国主义精神,为统计学学习奠定了根本价值导向。

        培养学科使命感:正如志愿军战士将个人生死融入国家命运,统计学学习者应树立“用数据报国”的信念。例如,在讲解“国民经济核算”“社会统计调查”等内容时,可引导学生思考:如何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助力乡村振兴、应对老龄化挑战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?让“小数据”承载“大情怀”,将专业学习升华为对国家发展的主动担当。



二、革命英雄主义与科学严谨性:塑造统计学的实践品格

        统计学的学习与应用充满挑战——海量数据的清洗、复杂模型的构建、逻辑链条的严密推导,恰似志愿军在战场上面对的“强敌环伺”“环境险峻”。此时,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统计学所需的“科学严谨性”形成深刻共鸣。

        直面困难的“数据攻坚”精神: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顶着零下40℃的严寒坚守阵地,在上甘岭战役中以“坑道战”对抗火力压制,这种“越是艰难越向前”的英雄气概,对应统计学中“攻克数据难题”的执着。例如,面对缺失值多、噪声大的复杂数据集,学生需以“志愿军啃硬骨头”的劲头,耐心排查数据质量、尝试多元修复方法,而非轻易放弃或敷衍了事。



三、革命乐观主义与创新思维:激活统计学的探索动力 

        抗美援朝战争中,志愿军在武器装备、后勤补给远逊于敌军的情况下,通过“坑道体系”“夜间奇袭”“冷枪冷炮运动”等创新战术扭转战局,展现了“在困境中求突破”的革命乐观主义与创新智慧。这与统计学“在数据迷雾中找规律”的探索本质高度契合。

        以积极心态破解“数据困境”:统计学学习中,学生常因模型失效、结果与预期不符而挫败。此时可引入志愿军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精神——如讲解“数据降维”“异常值处理”等方法时,类比志愿军如何在装备劣势下通过战术创新赢得主动,引导学生将“数据困境”视为“创新契机”,而非畏难退缩。

        抗美援朝精神不是抽象的符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信念;统计学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服务家国的武器。让“为祖国而战”的精神,转化为“用数据报国”的行动——这,正是对抗美援朝精神最生动的传承。

 

学校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
邮编:110167   电话:024-31679767/31969585
Copyright ©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-1
  • 微信平台
  • 抖音平台
  • 微博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