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工程《管理学》课程中的抗美援朝思政教育展示

1179  2025-06-24 14:23:26

       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马工程《管理学》课程将其融入教学,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、战略思维和领导力。

        一、抗美援朝与管理决策:战略思维的培养

        案例:党中央“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”的决策

        1950年,面对美军逼近鸭绿江的威胁,党中央作出“抗美援朝”的战略决策。这一决策体现了管理学中的科学决策理论:

        环境分析:综合评估国际局势(冷战背景)、国内经济状况(百废待兴)和军事可行性。

        风险控制:在装备劣势下仍选择参战,展现“有限理性决策”中的勇气与智慧。

        目标导向:最终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长远安全,而非短期利益。

        思政融入点:引导学生理解,优秀的管理者不仅需要数据分析能力,更要有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,在重大决策中敢于担当。


图1 毛泽东主席签署抗美援朝命令的历史照片

        二、团队协作与领导力:上甘岭战役的管理启示

        案例:志愿军的组织管理与执行力

        上甘岭战役中,志愿军面对美军绝对火力优势,仍坚守阵地43天,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协作与领导力:

        扁平化管理:在通讯中断时,基层指战员灵活作战,体现“授权赋能”的现代管理理念。

        文化凝聚力:“一个苹果的故事”反映战友间的信任与奉献,印证组织文化对执行力的关键作用。

        思政融入点:强调管理中“以人为本”的重要性,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发扬团结协作、勇于牺牲的精神。


图2 上甘岭战役场景

        三、资源调配与危机管理:钢铁运输线的智慧

        案例: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体系

        在美军轰炸封锁下,志愿军建立“打不烂、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”,体现危机管理能力:

        动态协调:采用夜间运输、隐蔽仓库、分段运输等创新方式突破封锁。

        全民动员:国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,确保前线物资供应,体现“全员参与”的管理智慧。

        思政融入点:引导学生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,学会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,培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

图3 志愿军运输队夜间行军的照片

        四、管理伦理与价值观:国际主义精神的传承

        案例:抗美援朝的国际意义

        抗美援朝不仅是保家卫国,也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(支援朝鲜人民)。彭德怀等将领的道德领导力影响深远。

        思政融入点:结合“企业社会责任”章节,强调管理者应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,在商业决策中平衡利益与伦理。

 

图4 彭德怀司令员在前线的照片

学校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
邮编:110167   电话:024-31679767/31969585
Copyright ©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-1
  • 微信平台
  • 抖音平台
  • 微博平台